-
生物质气机组排气余热发电的工程应用
作者:邵剑波
摘要:为高效回收生物质气机组高温排气余热并用于发电,设计每台机组配置一个锅炉、多台机组配置一个锅炉(排气先汇总再进锅炉)、多台机组配置一个锅炉(排气先进锅炉再汇总)3种排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案,通过对排气回收方式、锅炉结构、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确定主要系统的参数和关键设备选型,筛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多台机组配置一个锅炉(排气先进锅炉再汇总)的方案总体造价较低,排气排放互不干扰,且年利润较高,是最...
-
Z180/T船用单一LNG燃料发动机研发
作者:张洪祥,李杰,肖龙波,魏学涛,杨尚刚,荆涛
摘要:为满足缸径小于200 mm、功率不低于600 kW的单一气体燃料发动机船用主机市场需求,以Z6180双燃料发动机为原型机,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发动机的空气系统、燃气系统和控制系统,开发一款缸径为180 mm的单一燃料船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发动机,基于《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二阶段)》要求对发动机进行2 000 h的排放耐久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LNG燃料发动机满足设计要求,...
-
基于悬架本征参数的商用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作者:刘辉,闫安,韩振
摘要:为了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影响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因素,采用降低前悬架参数高度、调整横向稳定杆外形和结构尺寸、降低钢板弹簧空载弧高等措施进行优化,基于ADAMS/Car软件创建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前悬架参数、横向稳定杆、后悬架参数优化前、后,车辆在稳态回转工况、转向盘角阶跃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调整稳定杆径向截面直径的优化方案,车辆稳态回转工况下,随着侧向加速度增大,前、后轴侧偏角绝对...
-
减少天然气发动机后燃的改进优化
作者:李晓东,游凯,许晓颖,马俊方
摘要:为解决某天然气发动机后燃问题,进行台架试验,分析点火角域电压、空燃比、缸压及主从两侧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实际燃气质量流量,确定后燃的主要原因为从侧ECU采用速度密度法计算混合气质量迟滞,使瞬态工况实际空燃比偏小,燃气体积分数偏大。采用调整从侧充气效率、提高最小节气门限值减缓瞬态过程、将从侧ECU燃气质量流量由速度密度法改为节气门计算方法3种措施进行改进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
柴油机燃油系统电液复合调速器动态特性数学建模
作者:曲志林,赵永超,杨军,白云
摘要:为提高柴油机在负载变化时的转速稳定性及工作效率,针对某柴油机燃油系统电液复合调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数学建模;将电液复合调速器组成划分为机械调速部分、气动调速部分、动力输出油缸部分、缓冲活塞和喷嘴挡板阀部分,分析其工作原理;根据各部分具体受力分别对五大部分的关键部件建立数学模型,分别得到该电液复合调速器传动部分、调速系统Y1和调速系统Y2的传递函数方框图,为电液复合调速器的性能分析和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参...
-
光伏–锂电池混合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仿真
作者:傅泽浩,黑月凯,张强
摘要:针对传统光伏能源汽车充电困难、续驶里程短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光伏电池与锂电池混合能源管理系统。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包含光伏电池模型和锂电池模型的混合能源系统模型,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算法优化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利用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器和双向直流(direct current,DC)/DC变换电路实现锂电池的充放电自动转换功...
-
基于氨均匀性对SCR系统性能影响的多通道一维仿真模型构建
作者:田文龙,罗峰,郎俊宇,马跃晋,李国祥
摘要:为提高全球统一稳态循环(world harmonized steady-state cycle,WHSC)工况中仿真计算的柴油机NOx排放的准确性,分析造成仿真计算和试验测量的柴油机排放中NOx差距过大的原因;提出一种多通道一维仿真模型,分析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中氨均匀性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的一维仿真方法没有考虑氨均匀性对SCR性能的影响是造成仿真计算和试验测量的柴油机NOx排放差距过大的原因;提...
-
基于AMEsim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冷却装置仿真研究
作者:陈涛,唐琦军,谢欣言,陈思沅,张大庆
摘要:为控制增程式动力系统的发动机进气、机体、发电机及控制器的温度,应用AMEsim软件建立增程式动力系统及其冷却装置的一维仿真模型,仿真分析最大功率工况和最大转矩工况下各冷却回路(柴油机、中冷器、发电机及其控制器)的性能,以及散热器迎风面积、芯体厚度、翅片间距对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对温度过高的发动机和中冷散热器进行优化,保持发动机和中冷器迎风面积不变,散热器芯体厚度分别增加到52 mm和48 mm,翅片间距均为2.4 ...
-
限流器参数对喷油器入口压力波动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子威,张伟民,杨贵春
摘要:以某型号柴油机大流量共轨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AMESim软件构建集成限流器的共轨系统一维液力仿真模型,仿真研究限流器结构参数对喷油器入口压力波动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大限流器阀芯直径,喷油速率降低,压力波动幅值减小;增大限流器阀芯节流孔直径、阀体内腔直径、阀芯间隙,喷油速率增大,喷油器入口压力波动幅值增大。在限流器设计研发过程中,满足喷油特性前提下,为保持共轨系统内部压力波传播稳定,应适当增大...
-
排气催化转化装置对发动机排气颗粒物演化的影响
作者:陈正国,杨小东,刘庆阳,刘浩业
摘要:对一台汽油发动机催化转化装置上下游的非挥发性颗粒物和半挥发性颗粒物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排气催化转化装置对发动机排气颗粒物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转化装置对排气颗粒物的影响包括直接过滤和去除成核前驱物两方面;催化转化装置可以直接过滤高温排气中的非挥发性颗粒,过滤效率为20%~35%,过滤过程包括颗粒物的捕集和氧化;催化转化装置还可以去除排气中半挥发性的多环芳烃成分,抑制该成分在排气温度降低后转化为半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