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24年第5期
  •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凸轮轴可靠性仿真分析

    作者:李德华,杨鹏,陈经伟,高坤,宫继儒李德华,杨鹏,陈经伟,高坤,宫继儒,陈海瑞,陈海瑞

    摘要:为解决某柴油机试验开发阶段凸轮轴疲劳断裂的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凸轮轴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并对凸轮轴各部位进行动态载荷、瞬态动力学及高周疲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凸轮轴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凸轮轴前端(第一缸)排气凸轮轴肩过渡圆角处的疲劳安全因数最小,为1.2,虽满足设计要求,但接近临界值。将凸轮轴前端排气凸轮轴肩过渡圆角半径由3 mm增大为5 mm,有效解决了凸轮轴疲劳断裂故障。

  • 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器针阀体裂纹分析

    作者:耿旭,王光明,刘明,贾小丽,李慧慧

    摘要:为解决喷油器针阀体肩胛圆角处开裂故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方法分析故障原因及失效机理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失效位置表面含有S、Cl等腐蚀性元素,裂纹表面存在多处不规则腐蚀坑,裂纹处维氏硬度比肩胛处降低了28%,最小壁厚比正常件减小了47%,腐蚀性裂纹是导致针阀体失效的主要原因。可采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油及在针阀体表面增加涂层等解决针阀体腐蚀失效问题。

  • 双十字轴万向节运动与屈服强度仿真分析

    作者:张本田,康春录,李广辉,王晴

    摘要:为保证表面桨驱动装置能够安全可靠运行,采用UG软件对双十字轴万向节进行运动仿真,分析万向节各结构在运动过程中与球体是否存在干涉并计算最小间隙;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双十字轴万向节进行屈服强度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对万向节设计优化提出建议。运动仿真结果表明:球体总旋转角为23.3°,满足万向节初始设计要求;万向节各结构运行过程中未发生干涉,最小间隙出现在双联叉与球体之间,为0.2 mm。屈服强度计算结果表明...

  • 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作者:刘冬影,黄万友,褚瑞霞,金晓悦,李震宇,仇方圆

    摘要:为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小碰撞损失,对比分析传统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控制策略及专用AEB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并从驾驶员特性、路面附着因数、天气环境、传感器技术、控制策略5个方面进行优化分析,展望AEB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为:结合真实交通事故数据,开发适用于中国交通行车场景的专用AEB系统;采集真实行车场景下油门、制动踏板等数据,针对驾驶员行为特性设计个性化和自适应化AEB...

  • 自动驾驶技术测试车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潘驰,张志鹏,陈忠言,刘振革,廖国樑,逯岳奇,纪少波

    摘要:为提高车辆自动驾驶测试时的安全性,降低测试成本,设计机械结构、硬件电路及上位机软件,开发一种满足自动驾驶技术测试要求的测试车样机,对测试车进行实地直线和曲线轨迹跟踪试验场景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车底盘低、防撞击,可以有效保护被测车辆的安全;测试车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运行轨迹控制、运行状态实时显示、实时通信和数据处理等功能要求;测试车能满足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要求,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轨迹跟踪...

  • 非道路国四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加速耐久试验设计

    作者:李健巍,孙志江,杨起,李嵩,郑碧莹,苏国梁,张希杰,谢成芬

    摘要::为保证在精准考核的前提下缩短非道路国四后处理系统可靠性考核的时间,设计加速耐久试验,将后处理系统的加速耐久试验与整车系统的耐久试验相关联,从热应力疲劳和振动疲劳两方面对非道路后处理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加速考核,并以某推土机为例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试验损伤不低于实际工作全寿命损伤,热疲劳和振动疲劳加速试验可以有效缩短验证时间,提高开发效率。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边界条件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佩杰,张婷,陈忠言,吕英波,李新海,商显上

    摘要: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输出性能,基于Thermolib搭建PEMFC系统模型,并搭建PEMFC测试平台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工作压力、气体流量、气体相对湿度、电堆工作温度等工作边界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满足要求;随气体流量、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电池输出性能先升高后降低;随气体相对湿度的增加,电池输出性能逐渐升高;当电池阴、阳极化学计量比分...

  • 基于硫示踪法机油消耗的试验研究

    作者:程传辉,王树青,徐政

    摘要:为检测汽油机机油消耗与排放中粒子数量(particle number,PN)的关系,采用硫示踪法对增压直喷汽油机进行稳态和瞬态工况机油消耗试验研究,并采用不同弹力的活塞环组进行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机油消耗及PN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硫示踪法与传统称质量法机油消耗率的相关系数为0.93,一致性良好;机油消耗率随发动机转矩和转速增加逐渐升高,额定功率...

  •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柴油机爆发压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作者:赵强,孙楠楠,王晓艳,贾德民,石磊,王国华

    摘要:为提高柴油机的可靠性和标定工作效率,以某柴油机为试验对象,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最低油耗工况下喷油压力、喷油时刻、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阀开度3个因素对发动机爆发压力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极差与方差分析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喷油压力由120 MPa增大到140 MPa,爆发压力增大1.04 MPa;提前角由上止点前曲轴转角8°增加到10°,爆发压力增大1.68 MPa;EGR阀开度由50%降低到30%,爆发压力...

  • 道路坡度对重型车PEMS测试影响试验研究

    作者:郑志强,潘晓,贾建成,田浩宇,江宏昊,钟祥麟

    摘要:通过实际道路测试和试验室底盘测功机复现试验的方法,研究道路坡度对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测试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道路坡度直接影响发动机负载状态,从而影响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比油耗和CO2比排放与车辆是否处于坡路行驶无直接关联,基于里程的油耗评估无法全面反映车辆的能效水平;NOx排放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坡可能因排温下降而降低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效率,导致排放升高,也可能因发动机功耗降低而减少NOx排放。道路...

共14条  1/2 
首页上页  
通信地址: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邮编:250357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0531-80687340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编辑部电话:0531-80687025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编辑部版权所有 网站浏览次数: